近年来,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针对市场主体薄弱、发展缓慢等问题,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先锋引领作用,靠前服务、精准发力,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,促进市场主体多起来、大起来、强起来。
屏边:“红引擎”激活市场主体“一池春水”
屏边县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培育市场主体的重要抓手,建立处级领导干部服务联系企业机制,发挥“关键少数”的示范带动作用,凝聚广大党员干部力量,深入开展“招商服务进万企”“送政策进企业”等活动,着力解决市场主体的痛点、难点、堵点问题,推动市场主体发展环境持续向好。围绕把党组织建在市场主体中、产业链上,屏边县成立“两新”党组织33个,覆盖两新组织94个,选派10名党员干部担任“两新”组织党建指导员,进驻鑫麒矿业、万达物流等企业担任“红色ceo”,严格落实“三会一课”、直接联系点等制度,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,做大做强市场主体。
屏边:“红引擎”激活市场主体“一池春水”
通过探索“党建 金融 市场主体”模式,屏边县打造白云太平、新华河南等“党建 信用”示范点,深入开展“百行进万企”“贷动小生意、服务大民生”等实践活动,推动基层党组织、金融部门、市场主体的优势叠加,聚焦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、个体经商户运转资金不足等问题,累计发放贷款资金1.4亿元,帮扶市场主体健康发展。为做好服务市场主体工作,屏边县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,积极采取上门服务、预约服务等方式,全面提供公章刻制、发票申领等开办企业一条龙服务,不断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。开设办不成事窗口,畅通企业和群众投诉举报渠道,组建营商环境考评组,挥好监督“指挥棒”,推动服务提能、提质、提效。
屏边:“红引擎”激活市场主体“一池春水”
据统计,去年以来,屏边县落实惠企助企政策减税降费7623.8万元,新增市场主体1984户。今年以来,相关部门共服务市场主体1000余次,其中解决商业纠纷时间及案件结案率、接收比排名全州第一。一季度,全县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1.6%、排名全州第二。
云南网通讯员 付矢 记者 饶勇 摄影报道